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温暖一平方。受访者供图“从《诗经》的名字来看,它包含了两个字,‘诗’和‘经’。先秦时期人们称《诗经》为‘诗’,自汉代起《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
关键词: 传习《诗经》文化 校园吟唱 风雅颂
2022-04-15
明万历苏州刻本“丹渊集”修复前。资料图片明万历苏州刻本“丹渊集”修复后。资料图片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杜伟生在修复敦煌遗书。受...
关键词: 古籍保护 “活”起来 传下去
2022-04-14
云南建水紫陶制作过程中的陶坯刻花环节。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儿童在社区活动中体验皮影戏。 新华社记者 王 翔摄核心阅读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
关键词: 回归 生产实践 生活体验 “非遗”技艺
2022-04-12
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日前发布了“殷墟甲骨文数据库”,该库汇聚多年甲骨研究成果,集原文、释文和甲骨字典于一体,很好地解决了甲骨成果分散的难题...
关键词: “殷墟甲骨文数据库” 上线发布
2022-04-08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5日电(记者 上官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是人们追思逝者、缅怀先辈的日子。此时,民间也有出游踏青、放风筝等习俗。值得注意的...
关键词: 清明 节气还是节日 习俗
2022-04-06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戏曲艺术博大精深、风格独具。舞台上,生旦净丑扮相各异、五彩斑斓,更是给人美轮美奂之感。这既是历代艺人演技创新的结果,也与丰富多彩的戏...
关键词: 戏曲行头 中国特有 审美文化
2022-04-02
据新华社太原3月26日电(记者 解园 王学涛)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运城市稷山县发现了东渠遗址,出土较多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对夏时期...
关键词: 山西 夏时期 文化遗存
2022-03-28
渤海湾畔,捻匠正在精心捻船。李福政 摄3月的阳光虽不够热烈,却也在复苏大地的同时,于春分时节唤醒了平静的渤海湾。“嘿呦嘿呀,嘿呀呀嘿呀嘿……”20日,渤海湾北岸的河...
关键词: 600年 古老修船技艺 渤海湾畔 捻船忙
2022-03-22
惊蛰已过,万物生长。春风拂面后,各种鲜嫩的野菜便破土而出。尤其是今年的春天,野菜连续上了几次热搜。这个时候,任谁也抵御不了野菜带来的诱惑,于是清炒蒌蒿、芫荽拌花...
关键词: 春天里 古人与野菜 爱恨情仇
2022-03-21
中国古董瓷器中,元青花仿佛神一般的存在——以“鬼谷子下山”大罐为代表的元青花,屡屡在全球拍卖场上创造价格神话;以“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为代表的元青花,多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关键词: 元青花 幽蓝神采 惊艳世界
2022-03-18
图为出土的特殊形制青铜短剑。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本报太原3月15日电 记者李建斌1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后石村清理发掘出38座...
关键词: 山西吕梁 商代墓葬 特殊形制青铜短剑
2022-03-17
书隐楼隐藏在黄浦区的上海老城厢。均本报记者 袁婧摄目前书隐楼抢险维护工程完工,残件管理有序。本报记者 王宛艺位于黄浦区的上海老城厢,弄堂里巷犬牙交错。就在巡道街旁...
关键词: 这幢乾隆年间 藏书楼 活化保护 新路
2022-03-11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早春三月,漫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原野上已经绽出片片新绿。“最晚到清明前后,大家就可以在良渚古城里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了。”梁仁明家在...
关键词: 良渚 一粒稻谷 穿越五千年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