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火锅店两天内14人一氧化碳中毒 涉事餐厅已闭店

  来源:央广网北京天天3152018-02-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春节前后和春节期间,三五亲友小聚,吃吃饭、聊聊天是件再惬意不过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外出吃饭不用自己准备食材、洗刷碗筷,想想就很幸福。可是,上个月有人外出吃火锅,竟然“吃”出了一氧化碳中毒。

央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春节前后和春节期间,三五亲友小聚,吃吃饭、聊聊天是件再惬意不过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外出吃饭不用自己准备食材、洗刷碗筷,想想就很幸福。可是,上个月有人外出吃火锅,竟然“吃”出了一氧化碳中毒。

事情的经过是:1月23日晚上六点多,消费者张小姐一行八人来到北京南来顺陶然亭店吃火锅。店家将他们指引到地下一层用餐,同行的消费者在去地下之前仔细问过:通风可好?店家明确:没问题。张小姐说,因为相信南来顺的老字号,就相信了服务员的话,下去了。

张小姐回忆:“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8个人陆续头疼、头晕、耳鸣、恶心。我们说去楼上透透气,上楼梯的时候每个人都心慌站不住,透气时在门口蹲着起不来。”

同行就餐的消费者中有一名是医学博士,她见大家的症状后怀疑是否是一氧化碳中毒,曾数次追问店家以前有没人出现过症状,店家说没有。

这位消费者说:“因为我们陆续出现了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我怀疑是一氧化碳中毒,就问店家之前是否发生过一氧化碳中毒,他们不承认,反复说这是第一次。我不能确定,觉得可能是地下有点闷气,所以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没有第一时间到医院接受高压氧的治疗。如果当时他们(店家)承认以前发生过中毒事件,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就诊。他们不承认造成我们的疏忽之后,耽误了我们最佳的治疗窗口,这会对我们的脑细胞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很严重的情况会造成缺血性病灶,会对我们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很多跟供脑神经有关的系统都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一氧化碳中毒,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很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身边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护车赶来之前,救治措施是,迅速把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张小姐说,在中毒之后,他们才得知前一天晚上刚有6人在南来顺用餐后,被送往医院进行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其中包括一名怀孕6个月的孕妇,还有一名消费者当场晕厥。“当天晚上又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还是不舒服,就说去医院。他们(店家)已经知道前一天有6个人一氧化碳中毒,但是这6个人报完警之后,他们还正常营业。他们已经知道应该在哪家吸高加氧,但并没有直接带我们去这个医院,而是到一个没有办法吸高压氧和治疗的医院,我们又过了好几个小时才查血浓度。结果我们每个人的诊断都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医生建议我们立刻住院,但因为床位不够,我们住了几个人,其他人第二天早晨输完液后来住院。”

事发后,张小姐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前一天六人中毒后,已经有人打过110报警。而张小姐他们报警后当晚,这家餐厅把炭火锅换都已经换成了电火锅。

张小姐称:“比较过分的是,他们连警察都会欺骗,他们把所有的炭火锅换成了电火锅,说是我们几个人的特殊要求,炭火锅才换成了电火锅。”

消费者向经济之声《天天315》栏目反映了中毒的情况,记者随后致电北京南来顺陶然亭店,店家的回复是:确实由炭火锅换成了电火锅。

记者:咱们是炭火锅还是电火锅?

店家:楼上是炭的,楼下是电的。

记者:前一段时间听说咱们这边有中毒了是吗?

店家: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记者:中毒的时候也是电的吗?

店家:中毒的时候是炭的,我们现在重新改造的。

张小姐说,住院期间,脑部检查后,目前8人中有1人查出一氧化碳中毒导致面部神经严重受损,一度出现面瘫症状,脸歪而且嘴角流口水,有4人核磁共振检查出脑部有白点,缺血缺氧病灶。医疗费已总共花费十万左右,店家大部分都没有支付。“我们住院的时候说是有钱帮我们垫付,但当我们出了高压氧仓,他们就说没有钱,让我们自己支付。”

中毒事发后,张小姐说餐厅一直在营业,他们曾提出过支付医疗费和误工费的赔偿,但店家拒绝。目前医院还有病人住院,但是店家的态度是他们过度治疗。

北京南来顺坦然亭店目前已经闭店。《天天315》节目组致电并告知记者身份后,店家表示拒绝接受采访,匆匆挂断了电话。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首先,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例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煤气对小婴儿的危害格外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其次,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第三,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第四,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和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宝昌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吃火锅吃出一氧化碳中毒,这样的案例之前有过吗?

胡钢:“吃传统的炭火锅,最后因为通风不善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受伤乃至死亡的案件,在过去十年是屡见不鲜。仅在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用‘一氧化碳’、‘中毒’、‘火锅’这三个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就可以得到129个裁判文书,涉及到全国各地的法院。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年中,涉及到一氧化碳中毒的火锅餐厅的服务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应该是很多的。所以从这点来说,消费者一定要建立一个概念,如果去烧炭的火锅店或者烧烤店,务必要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用餐,不然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经济之声:这家火锅店首先是老字号,消费者也表示是相信这个名号才去的。火锅店排风设施,也就是硬件应该有着怎样的标准?

邱宝昌:“实际上我们国家对餐饮企业的电器、消防设施都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对于这一方面,它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定,就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餐饮企业提供的食物不仅要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而且它提供的服务也要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这家火锅店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它提供的服务有严重的缺陷,它应当停止这种服务或者加强通风,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经济之声:张小姐一行中毒的前一天已经有一批送往医院进行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天又有人中毒。店家需要作出怎样的解释?

胡钢:“无论是相关的法律规定,还是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载明的内容,都强调了生产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消费者权益可能有八项或者十项,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安全权,消费者的安全权是压倒一切的,必须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就餐饮服务而言,特别是传统的煤炭火锅,实际上它有义务对潜在的危害加以切实的防范,并且保障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如果不能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用餐环境、设施和服务,就要承担起相应的侵权责任。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营者应对消费者进行持续的安全警示和提示。”

经济之声:出现身体症状后,消费者到医院治疗,店家认为是过度治疗。如何界定是否过度治疗?

邱宝昌:“店家可能想推脱责任,认定消费者是过度治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如果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其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还有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还有残疾赔偿金等。

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消费者还有权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因为经营者明知道产品和服务存在缺陷,但店家隐瞒了事实,没有改进设施,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经营者不能为了盈利,把消费者生命、健康置之度外。相关部门应当调查处理,消费者的要求是正当的。过度治疗应该是医院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治疗去判定,而不是经营者的想当然。”

经济之声:本案中,店家应该对消费者进行怎样的赔偿?另外,误工费应该怎么算?

胡钢:“国家关于生命健康涉及到侵权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在实务中援引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里对于误工费、伤残赔偿金或者包括相关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都有比较明确地界定。

比如误工费,主要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时间。如果有收入,就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如果没有固定收入,就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如果还是不能举证,就参照法院所在地的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经济之声:在餐厅遇到了消费纠纷,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胡钢:“餐厅的消费纠纷实际上经常发生,消费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搜集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可以用手机及时地录音、录像,有相关的消费凭证也尽快索取,尽可能取得其他就餐者的联系方式,争取他成为你未来的一个证人。对于后期可能的损失,比如到医院就诊,相关的票据都应该保存好。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涉及到消费纠纷的至少是‘退一赔三,最低500元’的惩罚性赔偿,如果涉及到食品安全标准的损害赔偿,是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编辑:鑫果)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