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最热岗已2320:1 官方呼吁考生理性报考

  来源:中新网阚枫2016-10-2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截至2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总数已超53万人,最热职位竞争比达到2320:1,有800余职位至今仍无人问津。20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特别提醒,呼吁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报考职位。

资料图。武俊杰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阚枫)截至2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总数已超53万人,最热职位竞争比达到2320:1,有800余职位至今仍无人问津。20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特别提醒,呼吁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报考职位。


国考报名总数已超53万 800余职位仍无人问津

20日,2017年国考报名进入第六天,从相关数据的变化来看,国考报名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峰期。

根据华图教育的统计,截至20日16时30分,本次国考的累计报名人数已经达到539452人,单日报名人数高达14.1万人,总报名人数已超过去年同期。

从职位来看,目前已报名职位数已经累计达到14704个,占到了总职位数的94%左右,不过,还有885个职位无人问津。

从竞争程度上来看,目前,平均竞争比最高的为中央党群机关和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竞争保持在52:1。平均竞争比相对较低的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的19:1。

本次国考招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比去年略有减少,但与以往相比,国考招录规模依旧处于历史高位。

“按以往经验,今年总报名人数大概会达到140万左右,近几天报名人数占到了其中的39%左右,说明仍有很多考生持观望态度。”华图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乔海波分析,国考报名时间已经过半,报考人数仍然是一个持续增加的趋势,广大考生要注意报名时间,留出审核的时间,确保万一审核未通过,还有继续修改通过审核的时间。

最热职位已2320:1 竞争程度或超去年

从报名开始的第三天,国考报名人数在职位之间的冷热分化就开始显现,国考报名再现“冰火两重天”。

根据统计,截至20日16时30分,最热职位的竞争比已经上涨为2320:1,这一职位依旧是民盟中央办公厅的“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该职位仅招录1人,职位的介绍为“从事机关公务接待的服务工作,机关会议和活动的筹备工作”。

另据中公教育的统计,包括上述最热职位在内,截至20日,本次国考报名中,已有7个职位的报名人数超过千人。

从竞争“热度榜”来看,竞争最激烈的前五个职位,竞争比都在600:1之上。除了上述民盟中央的职位,剩下4个职位,分别来自民航局华东地区管理局、国家行政学院、内蒙古储备物资管理局和全国政协机关。

每年国考报名,国考最热职位都备受舆论关注,从数据来看,近年来,国考最热岗位的竞争已经整体下降。

2013年国考报名的最热职位创纪录的高达近“万里挑一”,此后,国考最热职位的竞争程度开始降温。2014年国考报名最热岗位的竞争比接近“七千选一”,2015年国考,报名最热职位的竞争比为2625:1,2016年国考招录,最热职位竞争达到2847:1。

目前,本次国考报名刚过半程,最热职位就达到了2320:1,可以预见,本次国考最热职位的竞争程度或将超过去年。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阚枫 摄

国考职位冷热分化明显 官方呼吁考生理性报考

如上文所述,国考报名日程过半,最热职位竞争超“两千选一”,但是仍有800余职位至今“零报名”,职位的冷热分化明显。

20日,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发布《关于报考人数较少职位情况的特别提醒》,呼吁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报考职位。

为了让考生关注那些在报名中“遇冷”的职位,国家公务员局还汇总整理了目前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职位和资格审查合格人数比例较低职位(小于3:1)的相关信息,并在官网上公布。

根据这份汇总信息,记者发现,截至20日上午10时,竞争比小于3:1的职位(含“零报考”职位)还有3922个。

本次国考报名将于24日18时结束,国家公务员局提醒,根据以往情况,报名截止前2天报名人数较多,容易导致网络拥堵。希望广大考生抓紧时间报名,同时尽量避开报名高峰时段(9时至11时,21时至23时)。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