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华丽转身酒店"管家"!泰安大汶口建成旅游小镇

  来源:未来网2017-04-1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对于种地,今年62岁的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村民张文全并不陌生,他当了一辈子地地道道的农民。张文全还有个画民间艺术画的手艺,门神、财神、菩萨等神像他都能画。平日里,他还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成员。

老农华丽转身酒店"管家"!泰安大汶口建成旅游小镇

   在这里,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就地就可以上班,变身工人。然而,每天穿着酒店工装,在村里的乡奢艺术酒店上班当"管家" ,对张文全来说却是最近的事儿。

在这里,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就地就可以上班,变身工人。

在这里,他们的老屋不再被拆除,而是稍经改造,获得重生。

在这里,他们不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老帽",而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的新农民。

在这里,他们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家乡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王秀桂在餐厅服务。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侯海燕摄

六旬老农无需离家

华丽转身酒店"管家"

对于种地,今年62岁的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村民张文全并不陌生,他当了一辈子地地道道的农民。张文全还有个画民间艺术画的手艺,门神、财神、菩萨等神像他都能画。平日里,他还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成员。

然而,每天穿着酒店工装,在村里的乡奢艺术酒店上班当"管家",对张文全来说却是最近的事儿。

4月14日,齐鲁晚报记者见到张文全时,他正带着几名来自北京的游客在村里刚建好的乡奢酒店参观。花白的头发、简单利索独具民族风格的麻布长褂,让张文全显得比村里同龄人年轻了许多。

大汶口镇山西街村有79户人家,共800多口人,近几天这个坐落在汶河边上的小村子成了全省乡村旅游的明星。一天十几批各地客人的到访,让张文全和同事们忙得不亦乐乎。原来,自2015年以来,这儿已经开发建设成拥有12间院落式精品酒店、22间客房等设施的大汶口水上石头古镇高端民宿。这个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大汶口旅游特色小镇,正是当前山东省旅游小镇、精品民宿发展的一个缩影。

"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院落,名叫'香水'。说起这个院子,我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因为我在这里生活了60年。"张文全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游客介绍,酒店征用了他的老宅,去年又把他返聘回来当院落管家。看着自家原来破旧的老屋改造成现在的模样,他心里特别高兴。"现在大家看到的两根木梁,是我四十多年前用500斤麦子换来的,这些麦子在当时是半年多的收成。现在设计师把老梁给我留下了,以后想起老房子抬头看看就是。"张文全讲述院里老木梁的故事。

张文全说,现在他在酒店里一个月的收入有两千多块,加上平时画民间艺术画的收入和老伴儿在酒店刷刷碗、择择菜的收入,老两口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这比我以前在城里打零工强多了。"张文全说,最近还有一件喜事儿,村里拆迁给的回迁房马上就要抓阄分房了。"我要了一套91平方的楼房,足够我和老伴住了,孩子们平日在城里,逢年过节回家也方便。"

不仅出国学习

还定期业务培训

与张文全一样,在这家酒店里,上至管理层、下至服务层,70%的工作人员都是当地村民。经过全方位培训,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民实现了从零起点到五星级酒店管理标准的跨越。

40岁的王秀桂只有初中文化,常年生活在大汶口老家。自从去年7月来到酒店从事餐饮服务工作后,她不仅出国学习,还定期接受业务培训,学会了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老公和孩子都说我变了,比以前更有自信了,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儿。"王秀桂说,在平日和顾客的交流中,她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胆量。在王秀桂看来,在这里工作不仅让她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更让她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

肖云燕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从浙江嘉兴追随丈夫来到岱岳区大汶口安家。"以前我在杭州工作了五年,从城市到农村生活,心理落差特别大,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憋了半年。"肖云燕是一名"80后",来酒店工作前,是一家物业公司的财务人员。"在这里,仿佛重塑了一个我。"肖云燕说,现在她是一名客房工作人员,每天虽然挺忙碌,但是感觉特别充实,因为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接受采访时,她手里的对讲机响了几次,原来是一批上海的客人退房了。

" 90后"农村姑娘张莉莉长得特别漂亮,齐鲁晚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给客人倒红酒。"中专毕业后,我在泰安做保险销售,干了两年,又去手机卖场卖手机。"张莉莉说,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可现在从事的这些工作似乎没有一个与专业有关。"我以前没有像现在这么爱笑,人也比较内向,在这里见到的人多了,接触的新鲜东西也多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比以前开朗多了。"张莉莉说,现在她月收入2000元左右,虽然不算多,但是比起以前的工作,心态上的改变让她觉得,这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自我认同感。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