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来源:科技日报崔爽2025-02-1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科技日报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崔爽)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11日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今年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

科技日报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崔爽)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11日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今年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增长点,中消协建议,紧抓AI发展契机,加速推进智能应用。建立智能化监管体系,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配,以及对异常波动的及时追溯快速响应。

《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出游、消费、票房等多项数据再上新台阶。在以年夜饭为代表的春节餐饮消费之外,旅游、出行、观影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增长点。消费场景愈发多元,消费需求扩量提质为新消费业态盛行带来更多挑战。

同时,在繁荣景象下,需关注价格虚高、服务缩水,以及供需失衡或引发信任危机等问题。此外,服务标准模糊、硬件缩水侵害隐性权益等问题出现,如小城影院为逐利在过道加凳子、让观众坐台阶等;新型“骗局”扰乱消费市场问题也有所发生,如春节期间,电商平台虚假发货、优惠政策隐蔽条款、骗取补贴等乱象让消费者“闹心”。

对此,中消协建议,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着力构建“未诉先办”“防患未然”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如对餐饮、景区等进行动态价格监测,对异常波动实现及时追溯快速响应;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实现智能联动、数据共通,及早发现游客高峰、景区拥堵、运力缺乏等征兆,进行有效疏导和资源调配。

《报告》提出,监管层面,各地相关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时,可通过自媒体政务平台发布“消费风险地图”,实时更新景区人流、餐饮投诉热点区域等信息,引导消费者,并起到警示作用。行业层面,相关行业组织应持续推动行业自律升级,敦促各行业企业明示节假日服务降级风险、价格涨幅上限等;通过短视频、小课堂等方式,对一些隐性条款、消费套路进行公开,实现行业自我净化。商家等经营主体则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切实做好价格公示,确保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知情,减少矛盾纠纷。

(编辑:映雪)


中消协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