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前全部开放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张月朦2024-07-1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7月13日,2024明文化论坛在北京市昌平区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本次论坛以“多彩大明 盛世华章”为主题,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

7月13日,2024明文化论坛在北京市昌平区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本次论坛以“多彩大明 盛世华章”为主题,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论坛期间,6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共话明文化前世今生,30余场活动贯穿全年。主论坛上,明十三陵陵寝开放计划同步发布。到2030年,明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将全部开放,明十三陵的整体历史格局也将更为完整、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在开幕当天同步开展,百余件国之瑰宝亮相明十三陵。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些重量级文物来自全国十余家文博机构,其中不少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感兴趣的观众可预约前往观展。

中外专家共商文化繁荣发展

7月13日的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处处是明文化元素,主会场外一侧是有各类文创好物的明潮市集,另一侧则是明代皇家仪仗迎宾礼和大射礼展演。大射礼展台上,演出者身着明代传统服饰,手握弓箭,箭箭命中靶心,再现了明代大射礼场面的庄重与宏大。

9时许,主论坛正式开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名誉顾问毛佩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当代作家、诗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等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宏观视野下的明史”“救时宰相张居正”“非遗里的大明剪影:中华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等主题深入交流,共话明文化研究成果。

中外对话环节,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项目主任玛丽诺埃尔·图尔努(法国),双方畅聊彼此对明文化的理解,也为双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主论坛压轴戏,昌平区文联特别创作了朗诵剧《浓缩的大明》,将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大众面前,打破了传统文化以往的刻板印象。

打通神道串联周边遗产点

在直播推介环节,明十三陵陵寝开放计划同步发布。未来,明十三陵景区将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到2030年实现明十三陵帝陵全部开放的目标。本次计划共分为三期,时间为2024年至2030年,其中一期为2024年至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二期为2026年至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年至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

“明十三陵80平方公里内,散布着多处古迹遗存,但目前明十三陵开放范围仅‘三陵一路’,面积占整个明十三陵范围的30%左右。公众看到的都是一个一个景点,并没有完整地展示出明十三陵全貌。”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说。随着这次开放计划的公布,未来明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将陆续开放,让公众有更多参观游览空间,感受明十三陵整体历史格局。

袁江玉介绍,为推动开放,目前明十三陵管理中心重点打造神道贯通和兆域边墙修缮等工程。其中明十三陵主神道是连接神路和各个帝陵的重要通道,“打通神道”项目将把全长7.3公里的主神道和附近散落大小遗产点进行串联。同时开展十三陵外围兆域边墙保护修缮,建设景观步道、景观台,呈现历史空间格局,更加宏观地展示明十三陵整体轮廓,让观众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欣赏、了解明十三陵这座世界遗产宝地。

两条明代遗址研学线路发布

随着区域的不断开放,未来,明十三陵还将逐步推进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珍贵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实现陵村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还将根据各个帝陵的不同特点、历史特征,设计更多文旅项目,从而使参观、游览更加具体、生动,让游客体验明文化,让遗产保护促进深度文化发展。

此外,主论坛上还发布了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和两条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其中,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计划打造以明文化为核心的全球最知名的明文化交流基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明文化主题展示区以及首都西北部世界遗产特色文博旅商圈。而两条文旅研学线路分别为“追溯昌平之源 探寻千年文脉”——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景区+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和“感受长城精神 触摸历史长河”——居庸关长城+永陵或思陵等未开放陵寝,以上两条研学线路可组合为两日游,晚上可入住昌平周边酒店或者选择居庸关露营观星,沉浸式感受明文化的多彩繁盛。

现场

百余件国宝文物讲述明朝风韵

本次论坛的另一大看点就是在开幕式当天同步亮相的“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皇后凤冠、董其昌书法真迹、皇史宬金匮、《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等一大批国宝级文物亮相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吸引现场参会嘉宾驻足细细观赏。

“今年的文物展览主要分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部分,在论坛开幕前,我们组织了定陵出土文物前往武汉、台州等地巡展,而‘请进来’则联合了国内十余家文博单位举办了这次‘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文物科科长李慕禅说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共有100余件精品文物参展,以皇廷重器为主,并精选了服饰、佛造像铜器、瓷器、金银器、玉器、书画、家具等珍贵文物。李慕禅介绍,基于各个博物馆和文保单位的大力支持,本次展出的很多文物都是首次亮相在公众面前。由第一历史档案馆支持展出的皇史宬金匮是当年盛放明太祖朱元璋圣训的宝函,珍贵异常,本次展览也是放在展区进门处。

展厅中,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玉雕万寿海棠金托执壶、保明寺铜钟等珍贵文物在展柜中整齐摆放,不少观众驻足拍照,细细端详。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件展品的旁边都有高清图片,并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文物的名称、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等信息。此外,展品旁还设置了一个二维码,观众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该展品的详细介绍,包括更多图片、讲解音频以及相关信息。

据了解,“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的展出时间为7月13日、14日。为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论坛会议结束后,大部分特展文物将移至明十三陵定陵景区内文物展厅,届时市民购买定陵景区门票即可参观。

(编辑:月儿)


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前全部开放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