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城市更新,雕琢审美志趣

  来源:文汇报 中国青年网2023-12-2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为什么是雕塑?坚持举办了七届的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其在超大城市中的丰富实践,提供了一种探步、一种思考。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媒介,承载着与时代同呼吸的观

为什么是雕塑?

坚持举办了七届的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其在超大城市中的丰富实践,提供了一种探步、一种思考。

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媒介,承载着与时代同呼吸的观察、思考、创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城市的审美、面貌与气度。它也是一个契机,在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参与城市空间的更新更迭,让公共文化艺术更广泛地深入市民日常,提升公众美学素养、增添大众生活乐趣。从这个角度来看,雕塑更似一种流动的审美志趣,将艺术、市民、公园、城市联结在一起,实现无界融合的公共空间氛围。

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扎根于中心城区静安区,以双年展形式呈现,已成为上海乃至国内外知名的公共艺术文化品牌。自2010年起,经历“城市幻想、城市之光、城市家园、城市创变、城市无界”的演进,雕塑展讲述了公共艺术在上海长达十余年的公共美育故事。

十多年来,“雕塑”的意涵伴随着雕塑展的成长和城市更新而不断丰富与扩充。一方面,随着每一届的展陈水平和公众参与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将优秀作品汇聚于静安雕塑公园,引领上海公共空间艺术品质化发展,成为展示雕塑艺术和探索雕塑未来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系列展览主动破圈,在形式和规格上不断创新,让雕塑艺术从公园走向街区,结合高水平的论坛和丰富展期活动,以新场域的艺术共享、高水准的学术讨论、多形式的大众参与践行公共艺术的互动属性,提升公众艺术修养和审美志趣。

特别是今年,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的新实践,坚持“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定位,新一届JISP将“空间进化”作为主题,配合静安雕塑公园围墙打开和全时开放,精选国际大师重量级作品和国内艺术家高水准作品,结合部分建筑与设计领域跨界作品及室内展览,通过艺术、市民、公园、城市的“无界融合”,打造“24小时公园美术馆”这一全新城市形象名片,生动诠释、践行社会大美育。

本届展览的延伸展区,也积极回应“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通过将九个社区的公共艺术串联,展现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与大宁久光中心、国泰君安绿地、彭浦新村、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苏河湾中央绿地)、三泉公园、市西中学、镇宁菜市、中信泰富广场和张园等场所联动,定制了“寻艺静安”的城市漫步指南。在深入社区并带动社群互动的同时,让居民和游客体验到最能代表上海和静安的一日艺术之旅。空间延伸策划强化了人与人、人与空间等的联结与互动,形成了以静安雕塑公园为内核地标的城市文化艺术综合体。

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即将完美落幕,这场艺术盛宴给广大市民带来了难忘的回忆,更为上海的公共艺术发展、城市空间更新迭代、人文内涵深厚积淀注入了新活力。彰显了静安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展示了上海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实践力和创新力,也将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探究双年展

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情感与活力

“静安雕塑公园是个小而好逛、耐逛的公园!”

考校一个公共展览是否有价值,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观展人数。以本届雕塑展为例,截至目前共计超过180万人次前来静安雕塑公园主展区观展。平面媒体覆盖2300万大众,网络点击量360万余次。

本届展览以“空间进化”为主题,展览展品共34组、42件展品,来自16个国家的28位艺术家参展。其中国外艺术家18位,国内艺术家10位。

备受当代国际艺术界瞩目的德国雕塑家、视觉艺术家卡婷卡·柏克带来的作品《世界桥》,邀请人们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探索建筑与自然的联结,从中发现同一世界的同一梦想。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和芝加哥艺博会的西班牙艺术家胡安·盖瑞扎博带来作品《永恒的露台》,以高达20米的视觉体量勾勒建筑切片,呼唤人们对于城市和生活的情感与记忆。以独具一格的创新性获得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奖项之一——特纳奖提名的苏格兰艺术家吉姆·兰比为本届展览带来作品《镜梯凝视》,结合其标志性色彩和现成品改造的特点,让人们在宛若交响乐的韵律中感受镜面交错,在凝视的过程中开启思考。

公共展览吸引的不只是市民,还通过论坛形式使业界得以对展览的专业和品质进行深入挖掘。

论坛自2012年至今已举办五次,着眼于上海这座魅力城市与公共艺术灵魂对话的展现。首次公共艺术论坛围绕“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第二届论坛侧重于梳理公共艺术的概念,考察分析公共艺术参与城市发展的案例。第三次论坛在“城市创变”的大语境下,发起对于公共艺术与城市人文、时间、空间的思考。第四次论坛则以“城市无界”为主题,就“雕塑展的未来”和“公共艺术如何提升城市品质”等方向展开探讨。第五次论坛开拓了新的研究角度,以“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重塑”为主题分享了对公共艺术的见解。

今年的第六次论坛以“城市公共空间:尺度·情感·活力”为主题,探讨了上海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的实现路径。参展艺术家胡安·盖瑞扎博以《城市,因艺术而愉悦》为线索,探讨了何为带有温度的城市记忆;瑞士巴塞尔展会公共艺术项目策展人萨缪尔·罗伊恩贝格尔带来了《把城市作为艺术的场域和材料——以Art basel公共艺术项目为例》的主题演讲;A4美术馆创始馆长孙莉发表了主题报告《用艺术连接人与人,激活创造力——成都A4美术馆十五年的空间探索》;香港艺术学院院长茹国烈则以西九龙艺术文化区为例,以《城市如何文化?》为主题带来更多见解等。

大家围绕城市与空间的关系,思考如何满足新的空间关系需求,以及让公共文化艺术的人民性、公共性向历史、文化、科技、建筑、经济等各领域延伸。

“公园+”:不只雕塑,不止公园

雕塑展,绝不只于雕塑,更不会局限于公园。

基于前六届展览的活动经验,本届雕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同步迭代,以落到实处、深入市民的丰富展期活动,真正让公共艺术浸润于大众的生活,从不同角度触摸、感知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

艺术驿站

本届展览引入全新的“艺术驿站”空间作为静安雕塑公园展览公共会客厅,在原有雕塑公园咖啡厅基础上加入五个新功能:导览服务中心(休息活动中心)、衍生品商店、艺术家主题作品展示区域、公共艺术图书馆以及历届展览回顾厅。驿站融合“公共教育、品牌创新、文化赋能”理念,让公众充分理解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艺术驿站”分为长期开放部分与活动部分。长期开放部分除了上述五大功能以外,还包括艺术家刘毅的主题艺术展览《好想喜欢你》。同时驿站通过活动部分增添雕塑公园的在地性与趣味性,用各种延展活动吸引了游客关注,大大提高了雕塑展的热度。比如公园草坪读书会这项拓宽视野、拓展思维、交流知识、提升生活的活动,在充满趣味的雕塑作品旁,相关学者为活动参与者导读艺术书籍,让参与者徜徉在艺术的海洋,更让爱书的市民有机会深入艺术书籍探索,并能与相关学者展开讨论,碰撞激荡出更多思想的光芒。

JISP摄影大赛

为进一步提升雕塑展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组委会办公室与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了JISP摄影大赛。大赛以“空间进化”为主题,邀请广大摄影人聚焦本届雕塑展作品,以自己的视角和镜头去解读,通过摄影作品与雕塑作品的完美结合,记录美好瞬间,实现了艺术与艺术之间的创新融合。

大赛自9月20日起征稿,至11月20日截止,共收到作品1220件,总计2089幅。经专家评审,最终选出获奖作品63件。11月30日至12月1日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长三角摄影名家采风活动”,邀请11位来自长三角区域的摄影名家,参观并拍摄了本届雕塑展主展区及延伸展区的雕塑作品,为长三角区域摄影家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平台,也用光影定格美好,为城市留存记忆。

青少年主题绘画征集

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美育素养,本届雕塑展特别策划了面向青少年的主题绘画征集活动。通过线下海选、专家评审环节,分组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并为获奖者提供与雕塑展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同样历时两个月,青少年主题绘画共吸引了上海30余所学校和云南、新疆地区10余所学校积极报名参与,共收到4000多幅作品,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202件。

10月4日,在静安团区委推荐下,活动邀请了25位来自云南文山广南县的中学生来到静安雕塑公园,现场观摩雕塑作品,通过自己的视角和笔触在画纸上留下自己对于JISP的印象,助力静安区开展的高质量对口支援云南文山的教育帮扶工作。尽管这些孩子大多没有专业绘画经历,但他们的作品展现出了孩子们天真浪漫的创意和想象力。

本次草坪音乐会以音乐与公园雕塑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艺术之美,实现听觉与视觉的碰撞,探索更多艺术的可能性。

音乐会的主题是“秋乐·无界”,以穿越古今、融贯中西的音符为主线,将自然的秋天、城市的公园和世界的艺术三个维度相互关联,让市民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突破时间、空间与文化的界限。

上半场“大雅乐集”以雕塑作品《世界桥》为背景,演奏了秋天氛围相结合的国风乐曲。下半场“秋乐爵士”则在雕塑作品《永恒的露台》下由郑亚男和其乐队朋友们带来上海情调的爵士演奏。

晴空之下,古今中外的音乐相互碰撞,人们沉浸在绿意和暖阳的包围中,共同聆听和享受了这场互动十足的秋天音乐会。

特别公众导览

雕塑展的展期中,公园定期举办了线上与线下的特邀专场导览活动。邀请了众多领域的嘉宾,包括策展团队成员、建筑及城市规划专家、公园工作人员、周边市民以及青少年志愿者组成的讲解员团队等,为公众提供了特别的导览服务。

以线下特别导览为契机,也开启了线上的相关讨论与关注,扩大了展览影响力与实施公众美育的双重效果。也通过小小讲解员活动,培养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益理念。

艺术工坊

配合此次雕塑展的新主题,艺术雕塑工坊以科技创新为基调,邀请了以新科技为创作手段的专业雕塑家带领市民体验动手做雕塑的乐趣与模型3D打印的超酷感,在工作坊中体会“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成就感,将市民真正地带入到艺术氛围与创作中。

艺术漫游

艺术漫游根据本届雕塑展全展区路线,通过艺术骑行和Citywalk两种形式,带领公众欣赏上海不同街区的艺术景观。旨在让公众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体悟生活中的美好,与城市产生深度联结,触摸感知市井生活的热情与活力。

(编辑:映雪)


见证城市更新,雕琢审美志趣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