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无户口人员将全面告别“黑户” “私人定制”解决落户难题

  来源:大河网佚名2016-12-2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2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公安厅获悉,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实现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
       12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公安厅获悉,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实现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

我省无户口人员将全面告别“黑户”

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对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基本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无户口问题分别提出了解决办法。国办《意见》印发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今年必须完成的重点改革事项。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河南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等工作,大力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有效解决了一批无户口人员的户口问题。但由于我省人口基数大,部分公民依法登记户口意识淡薄,加之缺乏统一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政策规定,目前仍存在一部分无户口人员,主要为计划外生育、非婚生育、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等几类人员。省公安厅经过与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研究有关政策,并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起草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实施意见》。经多次修改完善,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出台。

“私人定制”落户方案 分类解决户口登记难题

在制定《实施意见》时,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机关深入了解各类无户口人员的基本情况,认真剖析造成无户口问题的原因,在国办《意见》提出的八类人员的基础上,根据河南实际情况将无户口人员分类进一步细化,共分为十一类,分别是: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本地因历史原因形成的无户口人员、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户口被注销人员、原籍户口被注销的无户口人员、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我省公民与外国人或身份信息不明人员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的无户口人员、弃婴或打拐解救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和其他无户口人员。

针对每一类人员,《实施意见》分别制定相应措施,分门别类的解决登记户口问题。比如,对相当数量的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即可随父随母申请办理落户。再如,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长年不外出,对户口不关注,没有主动申报户口,造成户口漏登的问题。对该类人员,经公安机关调查其亲属、子女等有关人员以及村(居)委会等有关人员,情况属实的,可以为其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弃婴、滞站流浪乞讨人员咋上户口 都有明确规定

对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弃婴,由公安机关出具弃婴捡拾证明,送民政部门指定的儿童福利机构临时代养并签订协议。代养的儿童福利机构所属民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寻亲公告,公告期满后,仍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经主管民政部门审批后,办理正式进入儿童福利机构的手续。儿童福利机构应持弃婴入院登记表、公安机关出具的弃婴捡拾证明等相关材料,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对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救助管理机构滞留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属民政部门提出安置申请,由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安置。公安机关根据方案确定的安置地点为该类人员办理户口登记手续。

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内尚未采集血样的打拐解救儿童,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集DNA信息入库比对查找其生父母。对于采集了DNA信息、并在《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民发〔2015〕159号)实施前已经查找其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满12个月的儿童,公安机关应当直接向社会福利机构出具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及时在报纸和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发布寻亲公告,公告期满后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在7日内将儿童及相关材料移交当地社会福利机构,由社会福利机构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登记集体户口。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