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社会,拒绝身份歧视

  来源:半月谈网苏北2018-10-1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这是一个收入分化、利益多元、结构转型的社会。 我们在努力消弭贫富差距的同时,正直面日渐凸显的社会分化。认同还是疏离?融入还是区隔?叩问着每个人的认知和抉择。

多元社会,拒绝身份歧视

这是一个收入分化、利益多元、结构转型的社会。
我们在努力消弭贫富差距的同时,正直面日渐凸显的社会分化。认同还是疏离?融入还是区隔?叩问着每个人的认知和抉择。
不久前,媒体上曾有一场涉及“下等人”称谓的争议。虽然风波已经平息,但是,它所映照的社会歧视现象,却其来有自,也了犹未了。人们还当记得“我们也不是完完全全的老百姓,我们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然表白,“你就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的恶语相向;人们不会忘却校园里“我爸是李刚”的强横引发的社会吐槽,城市中“低端人口”的称谓激起的舆论纷争;人们在当下或许正无所顾忌地直接参与网络世界形形色色“鄙视链”的宣泄和排序……
显然,社会歧视的问题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依然是一个坚硬的阻碍。
这是一种社会病。它呈现的不仅是个体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心态;它折射的不仅是自我构建,而且是一种社会区隔;它传递的不仅是话语暴力,而且是一种社会挤压。
任其蔓延,就会扭曲社会认同,导致社会排斥,趋向社会断裂。
拒绝身份歧视,我们先当矫治其深层的社会症结。
首先,在新的社会变迁中,身份区隔牵扯的是传统的特权观念。
我们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以往的阶级之间的分野不再流行,城乡分割的鸿沟正被跨越;崭新的社会层化现象已日益分明,资源配置格局也日渐多样。但是,身份、地位、声望,在社会上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千百年来积淀的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中国人普遍的心智模式还难以彻底挣脱传统封建文化的罗网。拥有种种权力和优质资源的一些强势群体,不甘“泯然于众人”。于是,着意强化社会区隔,彰显特权意识,就成了他们的自然抉择。
近日,笔者看到《半月谈》上的一篇文章《官场陋习侵蚀部分学生组织》,文中有部长要求部员记住学生会主席团所有“领导”的长相,在校园里碰上了,不能喊师兄师姐,要大声喊“主席好”。这种陋习的深层,隐藏的就是身份的区隔和歧视。
其次,在新的社会流动中,精英炫耀纠结的是扭曲的心理焦虑。
这是一个流动社会,也是一个风险社会。不确定性、不安全感,是这个转型社会的鲜明特征。教育、医疗、养老的巨大压力一时还难以化解,房价上涨、房租高企、房贷沉重的难题求解还有待长效机制建设,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平台跑路等投资理财的风险还缺乏有效监管,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依然保留着,向下滑落的大门也在敞开着,精英人群的心理焦虑也油然而生。他们竭力要从身份、地位、声望的精神消费中挣得最后一丝颜面,要从膨胀自我睥睨众生中找回往昔的那份虚荣。于是,炫耀和失落,愤懑和自恋,霸凌和浮躁,构成了他们焦虑心理的多重镜像。
再次,在新的社会竞争中,社会排斥折射的是唯我的冷漠心态。
市场经济奉行优胜劣汰,消费社会看重物质利益。在社会高扬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之际,也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个人的私欲当作唯一的追求目标,在媒体传播草根英雄、身边好人、现代乡贤之时,也有提防陷入“互害型社会”的警钟在我们耳边一次次敲响。世界已然很近,就像你的邻家大院,轻轻地伸手摁响门铃,就可一步跨入。人心或许很远,远得有千沟万壑,于是就有了原子化、陌生化、丛林化的社会流变。当冷漠成为一种社会心态,不同阶层间的凉薄和鄙视、侵夺和挤压,就随时可能不期而至。
多元社会,如何去增进社会认同、扩大社会融入、实现社会和谐?
根本在于弘扬社会的核心价值,在制度性的保障中,培育每一个国人的公民意识、平等观念和现代文明。
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是主体,都应有自由选择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每一个人都是公民,都应有不可让渡不可剥夺的权利与尊严。由此,我们方能在共建共创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公平地实现成果的共享共赢。平等,是社会主义最闪亮的价值标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国家宪法最简明的价值宣示。平等的真谛,就是保障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有尊严的生活。
社会生活中,无论财富、文化、身份、地位、声望,差异是自在的,层化是客观的,多元是必然的。只是,所有这些差异、层化和多元,都不能构成社会融合的障碍。现代文明,指向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偏见来自隔阂,歧视来自狭隘,谁也不曾也不应拥有什么先在的道德优势。面对平凡的生活,面对身边的人们,无论你是怎样的富有,有怎样的尊荣,都应始终怀揣一颗虔诚之心、敬畏之心。

等级制度,是一种封建残余;身份歧视,是一种社会霸凌。

       融入多元社会,建设现代文明,请从学会包容和尊重起步。

 (编辑:红研)


多元社会,拒绝身份歧视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