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遭欺凌直至工作 9年后她终于将带头者送牢狱

  来源:新华网等2018-04-2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刚上高一的普通姑娘,被说成“炫富女”、“出卖身体”、“受包养”,她突然好像成了“全校公敌”,并通过互联网的发酵成为众矢之的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刚上高一的普通姑娘,被说成“炫富女”、“出卖身体”、“受包养”,她突然好像成了“全校公敌”,并通过互联网的发酵成为众矢之的;当这个小姑娘没有得到学校和家庭的足够关怀;甚至当当年的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不堪入耳的欺凌依然继续,忍受了长达九年之后,她应该怎么办?

近日,温岭市人民法院对这起延续九年的案件作出了宣判。而受害人王女士也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跟我们分享了她九年来从逆来顺受到拿起法律武器的转变经历;她更有话想对跟她一样经历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的人们说。

事件回顾》》

一句玩笑话 让16岁女孩背负九年“恶名”

王女士生于1993年,2008年考入浙江温岭某著名中学的高中。很快,家境普通的她发现,小学初中时可以用来吃遍天的好成绩,在这所充满了家境优越的同学们的学校里,好像远远不够。她回忆,自己刚上高一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人长得蛮胖的,穿衣打扮也显得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比较土,感觉比较不合群。王女士说,这只是一个前提。后来的导火线是,她们班有个男生跟隔壁班男生打架,打破了她的一个茶杯,王女士的同桌就开玩笑说:“她这个茶杯要三百万,你们把她茶杯打破了就惨了!”

2009年2月份,一个在外人看来可能根本就不算事儿的小小意外,却让王女士突然成为了焦点人物。一句玩笑话,经过一群十几岁孩子有意无意的添油加醋,让原本普通低调的王女士突然背负了一个“炫富女”、“撒谎精”的人物设定。王女士说,她那个时候自尊心很强,“也挺虚荣的,我就说其实我家不穷,你们不要乱说。我就开始编了,说我的家境还挺好的。我那个时候一直是维护面子,但是他们步步紧逼要戳穿我。”

现在,搜索那条留至今天还未被删除干净的帖子,以及那之后延续多年的来自好事者的所谓“考据帖”,我们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那一波声势,以及给王女士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和现实影响。其中一个帖子里有一张照片,显然是当年中学生常用的百万像素手机拍摄的,但是已经足够看出来,那是来自全校的学生挤在王女士的班级门口,像参观动物园一样来“参观”王女士这个“炫富女”的“盛况”。

从高一到成家立业 “500块钱包夜”的恶言从未停歇

你可能很难想到,很快,这群中学生的攻击焦点就从单纯的“炫富”“撒谎”升级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王女士回忆,她交了男朋友以后大家就开始冷嘲热讽,要么说她被包养了,要么说她这个人“烂掉了”,甚至说什么“500块钱包夜”。甚至时至今日,他们还是在传王女士“私生活很乱”。这种攻击,对一名高中女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但在采访中,记者并不意外地得知,王女士当年选择了隐忍,也只能选择隐忍。她说,自己当年没有向学校和老师反映过,因为她那个时候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因为毕竟是她自己撒谎说家境好,是她自己在谈恋爱。王女士说,主要是羞于启齿。其实,王女士的家人也一直知道这件事,因为它实在是闹得太大。然而,家庭却并没有给她建议和支持,只是半信半疑地对她说:“你在学校里怎么吹牛啊。”

期间,也有一些善良的同学支持她,但这部分同学很快就会被欺凌王女士的大多数人所孤立,甚至一些正义的同学也会被打入到被欺凌对象的队伍中。在这种舆论压力、心理压力、现实压力的高度挤压下,王女士出现了抑郁倾向,多次企图自杀,一度休学,最后勉强毕业。在她自己写的一篇帖子里,说到医生给她开了一袋子阿立哌唑片,而这种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

顺利起诉!隐忍九年后终于拿起法律武器

艰难地熬过高中时光后,王女士本以为一切都会过去,没想到这段噩梦居然一直延续了将近十年。她说,不管玩什么软件对方都能追过来,比如怀孕了,逛逛怀孕的论坛,就被人认了出来。对方就复制王女士高中时“出名”的那种恶意帖子,说这个人以前高中的时候就“炫富”“奇葩”,各种黑历史就都贴了出来。不论是在微博、知乎甚至母婴网站,总有一个或一群人阴魂不散地把当年恶意攻击的帖子复制过来甚至再次夸大。记者在多个帖子里可以看出,这群屏幕背后的人是岁数涨了德行不见得涨,使用了一些更加不堪入目的淫秽词语攻击王女士。这甚至屡次让王女士的客户对她产生误解,严重影响了王女士的工作。

去年3月份,忍无可忍的王女士联系到了微博上的知名法律博主“逻格斯logics”,决定拿起晚拿了9年的法律武器。王女士认为,这背后最卖力的推手,就是当年在学校贴吧上疯狂诋毁自己的同学蒋某。目标明确,没想到一开头还是遇到了难题。王女士说:隐隐是感觉可以打官司的,但是行动起来很难。跑派出所,派出所说没法立案,因为你不知道发帖人的名字就没法立案。去法院起诉人,人家又说没名字怎么立案啊,也是不受理。王女士感到各部门像踢皮球一样,让她很绝望。

幸好,在这位有丰富法律经验的微博用户“逻格斯”的指导下,王女士的维权行动终于逐步迈上了正轨。逻格斯说,根据法律规定,应该先起诉网站。比如他在知乎发的帖子,就起诉知乎。所以之前王女士给知乎打了很多电话发了很多函,知乎却以维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提供。可结果她一起诉,那边就马上把发帖人的手机号码提供过来了。那么,得到了发帖人注册时填写的电话,又怎么证明这就是蒋某的电话呢?逻格斯就建议王女士去营业厅给他充十块钱话费,就能看到他的名字,弄清楚到底是谁。果然,王女士通过营业厅查到,这确实就是那个一直长期黑她的人。证明了发帖人就是蒋某,王女士在逻格斯的支招下,最终顺利完成了起诉。

被告被判三个月拘役 希望更多的人勇敢站出来

王女士去派出所报案,说有人诽谤,派出所却说诽谤罪是一个自诉案件,不受理。但逻格斯表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它足以构成治安案件。派出所警察就向他们的上级汇报了一下,终于作为治安案件正式立案了。同时,警方调取了对方的身份信息,王女士得以顺利起诉。固定证据、起诉网站、证明身份、报警立案、法院起诉,这其实是法律早就给大多数受害者铺好的维权道路。逻格斯说,这些都是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可惜的是,很多人看不懂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内容。但是在法律领域,这种案件其实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只要你那边一发帖,我这边一公证,被告人是跑不掉的。

日前,温岭市人民法院对此案的刑事部分宣判,判处被告蒋某三个月拘役。王女士说,由于她只起诉了知乎,没有起诉百度贴吧,所以法院只计算了知乎上的阅读量,这影响了量刑。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认为,这样看来,法院的量刑比较合适。按照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如果达到5000次阅读,500次转发,那就符合入罪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没有超出太多,可能就只是轻微的处罚。如果是特别多的阅读、特别多的转发,才有可能量刑加重一些。

昨天晚上,王女士在微博上透露,蒋某已经决定上诉。但王女士认为,不论最终结局如何,九年后决定通过法律捍卫自己权益的她,已经是胜利者。王女士说:希望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受害者像她一样,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毁掉自己的一生。王女士觉得,再上诉也不可能翻案的,“只不过让我闹心闹心。”(来源:央广网)

律师建议》》

网络暴力也是一种校园欺凌

岳屾山律师认为,这个判例的更大意义在于,提醒社会、学校和家长,网络暴力也是一种校园欺凌,它更不应该成为校园欺凌的法外之地。以往我们看到的校园欺凌很多是暴力性的,但我们常常忽略,那些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名誉的事情,即便有也仅仅适用于民事侵权,担负赔偿、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我们发现,涉及校园欺凌的案件基本上都会判处实体刑,而不是缓刑了,必须直接去服刑或者服拘役。在这种情况下,对震慑和威慑校园欺凌者,都有一定作用。(来源:央广网)

校园欺凌》》

殴打、辱骂、下跪、扒衣服……且多为多人对一人施暴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大量的相关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则使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当事人构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在收集的一百部校园暴力视频中,施暴者主要采用的暴力方式是:辱骂、推搡、扇耳光、脚踢等。这其中出现最多的暴力行为是扇耳光,占比80%,其次是脚踢,占比78%,在所有施暴视频中,有74%的施暴过程中伴有语言辱骂。

除了徒手施暴,有14%的施暴者使用了棍棒、砖头、板凳等工具击打受害者,其中使用棍棒的最多,占比50%。校园暴力不仅仅是殴打和辱骂,受害者通常还会在逼迫之下遭受道歉、下跪、自扇耳光、扒光衣服等人格侮辱。

这些施暴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有25%的受害者遭受欺凌后倒地不起,严重的当场昏迷。相比于身体伤害,受害者所遭受的精神与心理伤害是难以估量和统计的。

在一百部暴力视频中,校园欺凌行为集中表现为多人对一人施暴,打人者达到3人及以上的占全部视频的70%左右,有近10%的打人者有吸烟不良行为。面对这样的欺凌与侮辱,92%的受害者选择不反抗,当个别受害者进行言语或肢体反抗时,往往会遭受施暴者更加凶狠的群殴。(来源:央视网)

专家呼吁》》

整治校园欺凌需教育与惩戒并重

这些本应绽放的花朵,该如何远离暴力和欺凌?方双虎建议,社会层面应运用法律法规宣传、欺凌行为识别等多种手段,加强预防教育,学校层面则应制定防治校园欺凌的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将防治校园欺凌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水雄说,让这些校园欺凌案件“被发现”“被制止”的往往是欺凌事件的当事人,因此,应调动欺凌者的恻隐之心,培养被欺凌者的正当防卫意识,激发其他学生干预欺凌行为的勇气。

“教师、家长和学生同伴也应有报告意识,碰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学校和警方报告。”方双虎说。一名受访家长表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教育他们尊重他人,而不是采用暴力手段解决纠纷。王水雄认为,从处罚手段来看,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例如,一旦存在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无论主从都同等从严处理,从而瓦解“欺凌者”的“组织基础”,“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积极行动起来,阻止欺凌行为的发生。”

(编辑:李月)


在校遭欺凌直至工作 9年后她终于将带头者送牢狱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