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种田也能“叫外卖”

2025-04-28 10:01  光明日报  周仕兴 韦莲香   点击:3231

“喂,秧苗送到哪儿?种几亩?”早上7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育秧中心,负责人李丽梅的电话响个不停。挂断电话,她麻利安排社员起秧、装车、给插秧机加油。8点整,大家准时奔赴服务田块。

一个月以来,李丽梅被晒得黝黑。“每天都闲不下来,这些秧苗得像孩子一样精心照顾。”李丽梅告诉记者,她今年接了2500亩育秧订单,500亩已完成机械化种植。“外县订单不断,但场地和人手都不够,育秧中心房前屋后全是秧苗。”

育秧中心去年建成,今年正式运营。李丽梅坦言:“起初怕没订单,把每亩360元的育秧种植价降到160元,没想到一下来了2500亩订单。从大户到散户,订单不断。忙不过来时,农户就开三轮车来取秧。”正说着,一位大娘开着小三轮来取秧,李丽梅又忙碌开来。

在四塘镇富联村水稻种植片区,农机手周初军驾驶八行插秧机穿梭田间。30多分钟,2亩水田插满整齐的秧苗。“一台插秧机一天能种30亩,深度合适、返青快,产量更高。对比人工抛秧,规整多了!”周初军满脸自豪。

水田边,种植大户黄大姐忙着运秧苗。她家承包500亩地,年前预定了200亩秧苗。“现在只要耙好田,打个电话,机手就来种,太方便了!人工成本高,没这代育代种,我根本忙不过来。今年倒春寒,自己育的苗全废了,明年我们全订育秧中心的!”

南方早稻最佳种植期到4月底。这种农业“外卖式”服务,既抢抓农时,又提升了种植质量。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编辑:月儿 )


广西百色:种田也能“叫外卖”
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摄影作品

会员投稿|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 广告合作: 010-89456159 CCTV广告代理融媒《商企汇》摄制组、《科学导报·现代教育》、《山西科技报·立媒科经》《今日文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