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增16位国家级“非遗传人”

2025-03-19 09:35  天津日报  张帆 刘桂芳   点击:3605

天津日报讯(记者 张帆 刘桂芳)昨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天津共有16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

此次天津入选的16位代表性传承人所覆盖的非遗项目,包括津门法鼓(含刘园祥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河北梆子、京剧、相声、单弦牌子曲、无极拳、登杆(大六分村登杆)、飞叉(永良飞叉)、面人(天津面塑)、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戏剧靴子制作技艺)、装裱修复技艺(天津古籍修复技艺)、葫芦制作技艺(天津葫芦制作技艺)、中医诊疗法(津沽脏腑推拿)、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

天津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曹明福接受天津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天津新入选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较以往呈现4个新特点。一是入选人数比例高(推荐17人,入选16人);二是覆盖非遗类别广,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8类项目;三是分布区域广,涵盖天津市10个区和4个市直单位;四是年龄结构优化,平均年龄62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曹明福表示,与往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相比,今年的评选也有新变化。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出台后评选的第一批,评选程序规范、严格;增加了代表性传承人答辩环节。

相比往年评选,今年天津入选人数较多。曹明福说:“之前五批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天津共有42人入选。这次入选16人,壮大了天津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队伍,对于完善天津市非遗传承体系、增强天津市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天津市在“非遗传人”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曹明福表示:“《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出台较早,对传承人的管理比较规范;国家级、市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梯队整体较好;天津大学设立了我国第一个非遗硕士学位点,但有些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突出,非遗人才培养的模式相对单一。”

(编辑:月儿)



天津市新增16位国家级“非遗传人”



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摄影作品

会员投稿|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 广告合作: 010-89456159 CCTV广告代理融媒《商企汇》摄制组、《科学导报·现代教育》、《山西科技报·立媒科经》《今日文教》编辑部